规培首页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4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生简章(第二批)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4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生简章(第二批)
报名截止:已结束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规培经验帖

 

 

一、住培主基地基本情况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又名广州华侨医院、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是“华侨最高学府”、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暨南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综合实力排行华南地区综合医院前十(复旦华南区排行榜);2022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在无年报综合组评级为最高级A级,位居全国第一;2023年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获评为“爱婴医院”、“国际SOS合作医院”、“广东省文明医院”、“广州十佳三甲医院”、“全国侨办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优质护理服务考核优秀医院”、“广州最受欢迎三甲医院”。

医院位于广州市天河区CBD中心地带,共有2个院区(院本部、东圃院区)、4个门诊部(院本部门诊、东圃院区门诊、暨大校门诊部、暨大番禺校区门诊部),开放病床1922张,年门、急诊量近191.7万人次,年住院手术量约5.8万人次,出院人数近7万人次。服务病人范围立足广州,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国内其他地区及海外。

医院在职职工3067人,其中高级职称453人,拥有包括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等知名专家,以及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的临床医学专家和骨干。

医院学科门类齐全,专科特色明显。形成了神经内科、骨科、普外科和医学影像科四大“旗舰学科”,其中脑血管病急救及规范化防治、骨关节微创修复、腹腔镜减重、分子影像在脑重大疾病和肿瘤的应用等技术位于全国领先水平,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医院拥有1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其中,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外科学、眼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骨科、神经内科、医学影像科、泌尿外科、肾内科、产科、儿科、康复科、眼科、口腔科、整形外科、麻醉科、疼痛科、肿瘤科、血液内科、临床护理。同时,医院为广东省十大危重产妇急救中心、国家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的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牵头单位。在各类微创外科手术、神经血管介入、高难度脊柱手术、心血管介入及微创心脏手术、外周血管介入、脑杂交手术、新生儿急救、血液透析、血液病综合干预、睡眠障碍及其他心理疾病诊断及干预、康复、肿瘤综合治疗等技术处于国内或省内先进水平。

学院学科建设积淀雄厚,拥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临床医学和护理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具有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国家教育部、卫健委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位、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单位、国家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广东省第一批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教育部、国家卫健委认定的首批高校附属医院“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被教育部授予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医院建有临床医学研究院,拥有一批海内外引进的高水平专职研究人员,专用研究场地6000多平方米;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广州市分子与功能影像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配备9.4T小动物核磁共振、回旋加速器、流式细胞仪等一批高尖端研究设备。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45项,在Nature、NEJM、Cell Mol、Nature Communication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原创论文。暨大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4‰。

早在1997年,我院就开展了住培工作,是广东省开展住院医师培训最早的基地之一。2001-2009年先后成为广东省专科医师基地、全科医师规培基地。2010年以来,成为教育部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模式并轨改革试点单位、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单位、广东省教育厅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2014年,成为首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国家级全科医师培训基地。2016年成为首批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18年,成为全国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020年,临床专业及中医学专业入选国家级及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名单。

我院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提高各专业基地住培带教水平和培训质量,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竞赛、住院医师医患沟通情景剧表演比赛、住院医师病例汇报比赛、临床技能竞赛等。比赛均设有丰厚的奖金奖励,激励了带教老师和住院医师的积极性,也大大提升了主基地及协同基地带教质量。

在管理、指导、组织与协调住院医师的实践活动方面,我院于2018年成立首届规培生会,下设组织部、宣传部、学术部、文娱部和体育部。组织部已开展义诊、三下乡和养老院义诊等活动;宣传部建立公众号,由学员将临床学习中的优秀事迹形成文稿并发布宣传;学术部定期组织开展如何撰写论文、查找文献的讲座;文娱部成立艺术团,组织开展各类节假日文艺庆典活动;体育部成立篮球队,已开展多场竞技活动,提高了团队协作及凝聚力。

我院已建立优秀住院医师奖励制度,制定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住培医师”评选办法(试行)》,通过奖学金激励手段促进住院医师学习。奖学金总额每年高达15万元,其中一等奖学金10000元, 二等奖6000元,三等奖3000元,惠及住院医师总人数的20%。此外,我院还建立了住院医师季度绩效制度,按照住院医师季度考核成绩及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发放500-2000元的季度绩效。

 

 

二、招生计划

 

我院住培基地现面向社会招收2024年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第二批),详情如下:

 

三、报名条件

 

1、国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全日制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往届毕业生;

2、第一学历必须是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科,紧缺专业可适当放宽;公立院校毕业生优先;非临床医学本科学历的科学学位研究生不予以接收;中医学类和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毕业生不予以接收;

3、进入培训前必须至少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紧缺专业可适当放宽;

4、符合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2022年及之前毕业的往届考生要求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5、遵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和《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医师培训管理办法》,愿意按相应学科培训大纲的要求完成培训任务;

6、政治思想健康,身体健康,无重大精神疾病,努力学习、有钻研精神,能胜任繁忙的住院医师培训工作,服从培训基地及专业基地工作安排。

7、如报考者为港澳台籍或外籍人员,则毕业院校需为暨南大学。

8、外单位委培学员:请委培单位事先与我院科教办毕业后医学教育科联系,同意签署委培协议后,方能报名。报名后与社会人参加统一招录考试。

 

四、报名及考试时间

 

报名时间:5月20 — 31日

考试时间:待后续通知(笔试、面试、心理测试)

 

五、报名办法及程序

 

请登录我院招聘系统http://hrzp.jd120.com/service/zhaopinFront/inviteJob.html,点击招聘岗位--规培生招聘--申请职位,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并按要求上传各阶段学历学位证、医师资格证、四六级证书、在校成绩单及其他证明材料(注意:我院招聘系统为本批次唯一的报名渠道)。考生可填报2个志愿。

 

六、招录程序

 

1、由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毕业后医学教育科初审,择优进入笔试环节。初审通过人员,我院将通过邮件发布通知,并邀请进QQ群,后续考试通知将在QQ群里公布信息,初审通过的人员务必进群关注消息。

2、考试内容:

(1)笔试:口腔、影像、临床病理、医学检验及麻醉专业单独命题,其他专业考核西医综合(医学基础及临床医学知识),权重60%。

(2)面试:临床思维、应变、表达能力等,权重40%。

3、招录考试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毕教科将根据考试结果及面试等综合得分,按照“公开公平、择优录取、双向选择”原则确定培训对象,额满为止。未招满额的专业基地,根据报名人员自愿服从调剂培训方向进行重新分配。招录结束后在“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官网”上公布拟录取名单。

4、被录取学员应于2024年7月中旬报到(具体时间另行通知),7月开展岗前培训,8月正式进入临床轮转。无故逾期2周不报到者,取消规培资格。

 

七、学员待遇

 

1、不需缴纳培训费。

2、签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议》;社会招收住院医师还需与我院签订劳动合同。

3、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广东省卫健委及我院人事科相关规定,为每位社会招收住院医师按月发放工资及补助(含各类补贴)、购买 “五险一金”、享有法定节假日(根据科室规定补休)和工会福利。

4、社会招收住院医师工资待遇标准(含国家级补助、省级补助、餐补、住宿补贴、五险一金),将根据是否考过执医、是否将执医注册到本院、学历及年级等情况综合评定。应发待遇范围:

第一年税前年收入8.1-11.5万元(不含季度绩效及科室奖金等)

第二年税前年收入8.7-12.3万元(不含季度绩效及科室奖金等)

第三年税前年收入9.4-13.0万元(不含季度绩效及科室奖金等)

将视住院医师考核情况发放:

(1)紧缺专业每月增加补贴500元;

(2)季度绩效500-2000元,按照考勤、规培系统完成情况、季度考核、 年度业务水平测试和医师资格考试等指标进行考核后发放;

(3)综合表现优异者可申请优秀住培医师。一等奖10000元,二等奖6000元,三等奖3000元,每年获奖人数涵盖总人数的20%;

(4)科室奖金由临床科室按照奖金系数发放;

(5)家庭困难者可申请我院勤工助学、助教及SP岗位,由管理部门按工作量发放补助。

5、单位委托培养住院医师:由委托培养单位管理人事档案、发放基本工资及购买基本社会保险(需达到我院社会人收入标准),培训基地发放住培补助。

6、培训期间可报读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高级研修班,完成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高级研修班培养课程、通过国家同等学力考试,可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答辩通过可颁发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证。

7、协助办理执业医师资格报考及注册管理手续。

8、完成规范化培训并考核合格者,颁发由国家卫健委统一印制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9、培训结束后可择优留院工作,并向国内各医院推荐。

10、面向社会招收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培训对象培训合格当年在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在招聘、派遣、落户等方面,按当年应届毕业生同等对待。对经住培合格的本科学历临床医师,在人员招聘、职称晋升、岗位聘用、薪酬待遇等方面,与临床医学、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等对待。

 

八、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 系 人:陈老师 、宋老师

联系电话:020-38688976

工作时间:8:00-12:00,14:30-17:30

联系地址: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毕业后医学教育科

邮政编码:510630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官方网址http://www.jd120.com/  住培专区

 

点我了解该院规培真实待遇

山东省国医通继续教育《伤寒论》答案 医护家园 4月27日 点击标题下「医护家园」可快速关注 为了辛苦的医学工作者,在通宵达旦废寝忘食的工作之余,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国医通伤寒论培训完成之后,能快速的通过考试,节省时间、金钱,有更多的时间来看病治病,简述如下:第一步:打开文档“中医经典远程培训项目国医通伤寒论(必修)题库及答案及解题思路”,如图:第二步:进入考试后鼠标不要移动出虚线外,记住题目的题干,如“病人身大热:如图:第三步:鼠标保持位置不动,按键盘”alt+tab”,切换到题库文档,再按“ctrl+f”调出搜索框,如图:最后,注意保持鼠标屏幕中央位置,用“alt+tab”切换至考试状态,如此循环。几乎90%的题目全有,最后,祝好运。1、下列可用于表里同病,但不属于表里同治的方剂是(d) A、麻黄附子甘草汤。B、大青龙汤。C、麻黄细辛附子汤。D、抵当汤。E、桂枝人参汤。1、 2、以下除哪项外,均可见喘症?b A、麻黄汤证 B、桂枝汤证 C、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D、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E、小青龙汤证 2、 3、太阴病下利可兼见下列 (c) 症状?A、手足厥冷 B、下利清谷 C、手足自温 D、脉微细 E、利下臭秽 3、 4、霍乱病病程中出现"吐利止"表现,下列表述中最为确切的是 (a) 。A、既有病向愈,亦有气阴耗竭者 B、为阳气耗竭,无驱邪外出之力 C、为阳气来复,病向愈者 D、为阴血耗伤,无物可下 E、为阳气耗伤,阴凝阻中 4、 5、运用牡蛎泽泻散治疗的差后水肿证属 (e) 。A、脾虚水停 B、肾阳虚水停 C、脾肾阳虚水停 D、寒湿停聚下焦 E、湿热壅阻 5、 6、太阳伤寒表实证的病机是( b) A、风寒袭表、营卫失调、营阴外泄 B、风寒袭表、卫气被遏、营阴郁滞 C、风寒袭表、邪入经俞、经气不利 D、风寒袭表、卫气被遏、阳郁内热 6、 7、下后胸满用桂枝去芍药汤或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其针对的病机属性是D 。A、肺阳虚 B、肾阳虚 C、心阳虚 D、心胸阳虚 E、心阴虚 7、 8、小青龙汤证中咳、喘、呕主要与D 有关。A、风寒郁闭 B、表证不解 C、卫气闭郁 D、饮邪内停 E、营阴凝滞 8、 9、栀子豉汤禁忌,是下列哪项(D ) A、其外有热 B、手足温 C、饥不能食 D、旧微溏 9、 10、以下除哪项外,均是半夏泻心汤证的主证之一?E A、心下痞 B、肠鸣 C、呕吐 D、下利 E、噫气不除 10、             11、少阴病篇论及的少阴病咽痛包括 ( C)。A、以少阴阴虚为主的病证 B、以少阴阳虚为主的病证 C、少阴阴虚为主的病证和少阴阳虚为主的病证均论及 D、风热证 E、风寒证 11、             12、下列方证除哪一项外,均可出现厥逆(B ) A、乌梅丸证 B、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C、瓜蒂散证 D、白虎汤证 12、             13、少阳病半表半里证的发热热型是 (C) 。A、寒热并见 B、发热定时而作 C、寒时不热,热时不寒 D、发热多恶寒少 E、发热恶寒,如疟状 13、             14、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 B)主之" A、白虎汤。B、白虎加人参汤。C、柴胡桂枝汤。D、柴胡加龙骨牡蛎汤。E、附子汤。14、             15、以下除何证外,均可见烦躁的症候 (D) A、大陷胸汤证 B、干姜附子汤证  C、茯苓四逆汤证 D、茯苓甘草汤证 15、             16、太阴虚寒证当见a A、手足温。B、手足冷。C、手冷足不冷。D、足冷手不冷。E、手足热。16、             17、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治疗少阴咽痛证的方剂 ( C) A、猪肤汤 B、苦酒汤 C、芍药甘草汤 D、半夏散及汤 17、             18、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属下列何证 ( A) A、真寒假热证 B、真热假寒证 C、表寒里热证 D、寒热错杂证 18、             19、附子泻心汤证,除"心下痞"外,还应有:C A、身痛 B、恶寒无汗 C、恶寒汗出 D、下利 E、厥逆 19、             20、太阴病"提纲证"的病机是:D A、中阳虚衰,气血不足 B、脾虚邪陷,气机壅滞 C、脾虚失运,湿热内聚 D、脾阳不足,寒湿困滞 E、肝寒横逆,脾胃失和 20、             21、患者见身体骨节疼痛,手足不温,背恶寒,不渴,舌苔白润,脉沉。治疗宜用:C A、桂枝附子汤 B、甘草附子汤 C、附子汤 D、真武汤 E、桂枝新加汤 21、             23、表郁轻证的"如疟状"概指如疟疾样b。A、寒热交替 B、寒热呈发作性 C、寒热呈定时发作性 D、寒热后有汗 E、寒热前有汗 22、             24、甘草泻心汤证与半夏泻心汤证、生姜写心汤证比较,主要特点在于(A ) A、以痞利俱甚,谷不化,干呕心烦不得安为主 B、心下痞满而呕,肠鸣下利为主 C、以心下痞,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为主 D、以胃中不和,心下痞,腹中雷鸣为主 23、             25、五苓散证"消渴"的机理是D A、发汗太过,耗伤津液,胃中干燥。B、外邪入里化热,耗伤津液。C、水热互结,热伤津液。D、水饮内停,气不化津,津不上承。E、气阴两伤,水饮内停。24、             26、大柴胡汤证的病机是 (A) A、少阳郁热,兼阳明里实 B、邪热内陷,与痰饮相结于心下 C、水热互结于胸胁心下 D、以上都不是 25、             27、葛根芩连汤证亦可见"协热而利",其病机是E A、表热里寒。B、表里俱热。C、表里俱寒。D、表寒里热。E、里热下利 26、             28、"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应C A、先解其表,用桂枝汤。B、表里同治,用桂枝人参汤。C、先温其里,用四逆汤。D、先温其里,用理中汤。E、先温其里,用小建中汤。27、             30、高热十余日,尚有低热,心烦气短,气逆,纳差,时时欲吐,消瘦神疲,舌红干燥少苔,脉虚数。治宜:E A、枳实栀子豉汤 B、栀子甘草豉汤 C、栀子生姜豉汤 D、白虎加人参汤 E、竹叶石膏汤 28、             31、下利脉症除哪项外,属少阴热化证与寒化证所共有 ( d) A、口渴 B、下利清谷 C、但欲寐 D、脉微细 29、             32、《伤寒论》中厥阴最为全面的概括是 (e) 。A、手厥阴心包 B、足厥阴肝 C、手、足厥阴 D、阴阳学说中的阴尽阳生 E、脏腑经络及阴阳学说两个不同范畴 30、             33、栀子厚朴汤证是热壅而气滞于。D A、胸 B、脘 C、胁 D、腹 E、小腹 31、             34、寒格证中呕吐的特征是B A、朝食暮吐 B、食入即吐 C、心中温温欲吐 D、欲吐不吐。E、饮水则吐 32、             35、判断疾病是否传变的依据是 A。A、脉症变化 B、病程长短 C、病情轻重 D、有否误治 E、体质强弱 33、             37、"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应A A、在发热自汗出之前,用桂枝汤。B、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柴胡桂枝汤。C、在发热自汗出之前,用柴胡桂枝汤。D、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桂枝汤。E、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小建中汤。34、             38、阳明蓄水证不常见的症状表现是B A、呕逆。B、下利。C、手足厥冷。D、心下悸。E、小便通利。35、             39、具有与太阳蓄血抵当汤证表现相似,出现发狂症状的是下述 B。A、阳明蓄血的抵当汤证 B、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 C、桂枝加桂汤证 D、桂枝甘草龙牡汤证 E、苓桂甘枣汤证 36、             40、下述汤证皆可见及烦躁,仲景明确指出用治白天烦躁的汤方是 D。A、桂枝汤 B、麻黄汤 C、大青龙汤 D、干姜附子汤 E、茯苓四逆汤 37、             41、非去滓再煎的汤剂有B A、半夏泻心汤。B、生姜泻心汤。C、旋覆代赭汤。D、柴胡桂枝汤。E、大柴胡汤。38、             4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治宜 ( D) A、桂枝甘草汤 B、黄连阿胶汤 C、炙甘草汤 D、小建中汤 39、             43、阳明病提纲"胃家实"的涵义下列哪项解释最确切(B  ) A、胃家燥邪亢盛 B、胃肠燥热亢盛   C、胃肠邪气盛实 D、肠中燥结成实 40、             44、大柴胡汤具有以下除哪项外的证候(D ) A、胸胁硬满疼痛 B、往来寒热 C、大便秘结 D、但头微汗出 41、             45、原文:"太阳病,(D ),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A、身痛 B、脉浮 C、鼻鸣干呕 D、头痛 E、呕逆 42、             46、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的病机是:C A、热扰胸膈,腑气不通 B、燥屎内结 C、脾虚气滞 D、脾虚而寒湿内聚 E、心脾不足 43、             47、桂枝汤用治发热自汗出时,其服药时间应选在 A。A、发热汗出前 B、发热汗出后 C、一直服用 D、发热汗出时 E、发热汗出间隔时间 44、             48、真武汤证的治法是:C A、培土制水 B、健脾利水 C、温肾利水 D、温肾健脾 E、化气利水 45、             49、心悸,欲得按,烦躁者,治用B A、桂枝加桂汤。B、桂枝甘草汤。C、桂甘龙牡汤。D、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E、桂枝加附子汤。46、             50、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治疗少阴咽痛证的方剂 (C) A、猪肤汤 B、苦酒汤 C、芍药甘草汤 D、半夏散及汤 47、             51、仲景做出少阴病"自利"属虚寒诊断的要点是 (D) 。A、下利物性状 B、口不渴 C、发热 D、小便颜色 E、恶寒 48、             52、大黄黄连泻心汤的煎服法是( B) A、以甘澜汤二升煎二药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B、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C、水煎二药,去滓,分温再服 D、以清浆水二升煎二药须臾,去渣,分温再服 49、             53、以下除哪项外,均为痞证可见证( C) A、痞 B、痞满 C、疼痛 D、呕吐 50、             54、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治用C A、苓桂甘枣汤。B、茯苓甘草汤。C、苓桂术甘汤。D、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E、五苓散。51、             55、下列证候中,预后好可治的是D A、少阴病,燥烦四逆,息高者。B、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C、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倦,脉不至,不烦而燥者。D、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E、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52、             56、肝邪乘犯所致厥阴病上热下寒证中,下述( )组症状最能反映肝邪乘犯所致的上热特征。D A、消渴 B、吐蛔 C、舌红苔黄 D、气上撞心 E、饥而不欲食 53、             57、可辨别湿热发黄证者有 ( C) A、身黄,小便不利,腹满,不能食 B、身黄,少腹硬满,小便利,口渴,不欲饮 C、身黄,小便不利,腹满,渴饮水浆 D、身黄,小便难,胁下不满痛 54、             58、小结胸证的病机是( C) A、水热互结于胸胁 B、痰水互结于胁下 C、痰热互结于心下 D、痰热互结于少腹 59、原文:"伤寒二三日,(C ),小建中汤主之。" A、腹中急痛者 B、心下悸,欲得按者 C、心中悸而烦者 D、小便利而心下悸者 E、胸中满而烦者 55、             60、太阳病,项背强,无汗恶风者,治用A A、葛根汤。B、桂枝加葛根汤。C、桂枝加附子汤。D、桂枝加芍药汤。E、麻黄汤加葛根。56、             61、少阳病半表半里证的发热热型是 (C) 。A、寒热并见 B、发热定时而作 C、寒时不热,热时不寒 D、发热多恶寒少 E、发热恶寒,如疟状 57、             62、少阴病的性质是:D A、里虚寒证 B、里虚热证 C、表里俱虚证 D、里虚证 E、寒热夹杂证 58、             63、阳明蓄血证不可见及的症状是 ( E)。A、大便硬 B、色黑 C、解出容易 D、健忘 E、如狂或发狂 59、             64、证见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而属表里同病,治当C 。A、先治表 B、表里同治 C、先治里 D、治表多治里少 E、治里多治表少 60、             5、下述除项外,都属于广义伤寒范畴。E 61、             D? A、外感热病 B、天行 C、温疫 D、时行 E、霍乱 62、             66、下列证候,除哪项外,皆为附子汤证的主证 (A) A、下利 B、身体痛,骨节痛 C、口中和 D、脉沉 63、             67、下列症状,除哪项外,皆为"阳明病外证"?D A、身热 B、不恶寒 C、汗自出 D、大烦渴 E、反恶热 64、             68、下后胸满用桂枝去芍药汤或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其针对的病机属性是D 。A、肺阳虚 B、肾阳虚 C、心阳虚 D、心胸阳虚 E、心阴虚 65、             69、黄芩汤证见下利,其性质是 (A) 。:A、胆热迫肠 B、肠中热邪内蕴 C、肠中湿热内阻 D、肝热迫肠 E、表邪内迫大肠 66、             70、以原文为据,下列脉证,哪项在太阳中风提纲中未予明叙(C):A、汗出 B、发热 C、头痛 D、浮缓 1、证见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而属表里同病,治当。:C A、先治表 B、表里同治 C、先治里 D、治表多治里少 E、治里多治表少 2、黄芩汤证见下利,其性质是 ( ) 。:A A、胆热迫肠 B、肠中热邪内蕴 C、肠中湿热内阻 D、肝热迫肠 E、表邪内迫大肠 3、霍乱病病程中出现吐利止表现,下列表述中最为确切的是:A A、既有病向愈,亦有气阴耗竭者。B、为阳气耗竭,无驱邪外出之力。C、为阳气来复,病向愈者。D、为阴血耗伤,无物可下。E、为阳气耗伤,阴凝阻中 4、阳明病提纲"胃家实"的涵义下列哪项解释最确切(  ):B A、胃家燥邪亢盛   B、胃肠燥热亢盛   C、胃肠邪气盛实 D、肠中燥结成实 5、下列麻黄汤的煎服法中,哪项是错误的::B A、先煮麻黄,去上沫 B、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C、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 D、温覆取微汗 E、禁生冷、油腻、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6、以原文为据,下列脉证,哪项在太阳中风提纲中未予明叙():C A、汗出 B、发热 C、头痛 D、浮缓 7、太阴病下利可兼见下列 ( ) 症状?:C A、手足厥冷 B、下利清谷 C、手足自温 D、脉微细 E、利下臭秽 8、《伤寒杂病论》作者::C A、王叔和 B、成无己 C、张机 D、张景岳 E、张志聪 9、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无汗身痒者,治用:A A、桂麻各半汤。B、桂二麻一汤。C、桂二越一汤。D、麻黄连轺赤小豆汤。E、茵陈蒿汤。10、太阳中风证发热的特点是:B A、蒸蒸发热 B、翕翕发热 C、时发热 D、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E、往来寒热 11、《伤寒论》中厥阴最为全面的概括是 ( ) 。:E A、手厥阴心包 B、足厥阴肝 C、手、足厥阴 D、阴阳学说中的阴尽阳生 E、脏腑经络及阴阳学说两个不同范畴 12、"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应:A A、在发热自汗出之前,用桂枝汤。B、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柴胡桂枝汤。C、在发热自汗出之前,用柴胡桂枝汤。D、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桂枝汤。E、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小建中汤。13、白虎加人参汤证出现恶风寒的表现是 ( ) :D A、发热与恶寒并见 B、不发热而但恶寒 C、其背恶寒如掌大 D、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 14、以下除哪项外,均为痞证可见证():C A、痞 B、痞满 C、疼痛 D、呕吐 15、下述汤方均具清上温下之功,能治疗厥阴病上热下寒证的是 ( ) 。:E A、黄连汤 B、栀子干姜汤 C、麻黄升麻汤 D、干姜芩连人参汤 E、乌梅丸 16、判断疾病是否传变的依据是。:A A、脉症变化 B、病程长短 C、病情轻重 D、有否误治 E、体质强弱 17、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的病机是:D A、表邪未解,脾虚水停 B、胃阳不足,水气内停 C、心阳不足,肾水上逆 D、脾阳不足,水气内停 E、脾肾阳虚,水气泛溢 18、患者平素体弱畏寒,汗多,在大暑之夜,启窗而卧,仍周身汗出,至夜半因觉冷即覆被而睡,其冷不减,反加甚:C A、桂枝加附子汤 B、桂枝附子汤 C、桂枝汤 D、麻黄汤 E、桂枝新加汤 19、少阳病脉证提纲的机理较确切地说是()      :D     A、呕而发热 B、身热恶风,项颈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 C、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 D、口苦,咽干,目眩 20、甘草泻心汤证与半夏泻心汤证、生姜写心汤证比较,主要特点在于( ):A A、以痞利俱甚,谷不化,干呕心烦不得安为主 B、心下痞满而呕,肠鸣下利为主 C、以心下痞,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为主 D、以胃中不和,心下痞,腹中雷鸣为主 1、《伤寒杂病论》作者:C A、王叔和 B、成无己 C、张机 D、张景岳 E、张志聪 2、《伤寒论》中厥阴最为全面的概括是 ( ) 。:E A、手厥阴心包 B、足厥阴肝 C、手、足厥阴 D、阴阳学说中的阴尽阳生 E、脏腑经络及阴阳学说两个不同范畴 3、下述汤证皆可见及烦躁,仲景明确指出用治白天烦躁的汤方是。:D A、桂枝汤 B、麻黄汤 C、大青龙汤 D、干姜附子汤 E、茯苓四逆汤 4、下利脉症除哪项外,属少阴热化证与寒化证所共有 ( ) :D A、口渴 B、下利清谷 C、但欲寐 D、脉微细 5、 肝邪乘犯所致厥阴病上热下寒证中,下述( )组症状最能反映肝邪乘犯所致的上热特征。:D A、消渴 B、吐蛔 C、舌红苔黄 D、气上撞心 E、饥而不欲食 6、"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治宜 ( ) :D A、桂枝甘草汤 B、黄连阿胶汤 C、炙甘草汤 D、小建中汤 7、六经病证总的治则是( ):A A、扶正驱邪 B、和胃气  C、汗吐下温清补和消 D、扶阳气、存阴液 8、"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应:C A、先解其表,用桂枝汤。B、表里同治,用桂枝人参汤。C、先温其里,用四逆汤。D、先温其里,用理中汤。E、先温其里,用小建中汤。9、桃花汤证的下利特征是 ( ) 。:E A、下利清水 B、下利便脓血,腹绞痛 C、下利物色鲜明 D、下利便脓血,发热口渴 E、下利物色晦暗,滑脱不禁 10、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 )主之":B A、白虎汤。B、白虎加人参汤。C、柴胡桂枝汤。D、柴胡加龙骨牡蛎汤。E、附子汤。11、大柴胡汤证的病机是 ( ) :A A、少阳郁热,兼阳明里实 B、邪热内陷,与痰饮相结于心下 C、水热互结于胸胁心下 D、以上都不是 12、有下列哪一项见症者,不宜用白虎汤?:D A、壮热 B、肢厥 C、脉滑 D、恶风寒,身疼痛 E、腹满身重 13、白虎加人参汤证出现恶风寒的表现是 ( ) :D A、发热与恶寒并见 B、不发热而但恶寒 C、其背恶寒如掌大 D、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 14、霍乱病病程中出现吐利止表现,下列表述中最为确切的是:A A、既有病向愈,亦有气阴耗竭者。B、为阳气耗竭,无驱邪外出之力。C、为阳气来复,病向愈者。D、为阴血耗伤,无物可下。E、为阳气耗伤,阴凝阻中 15、以下除何证外,均可见烦躁的症候 ( ) :D A、大陷胸汤证 B、干姜附子汤证  C、茯苓四逆汤证 D、茯苓甘草汤证 16、霍乱病病程中出现"吐利止"表现,下列表述中最为确切的是 ( ) 。:A A、既有病向愈,亦有气阴耗竭者 B、为阳气耗竭,无驱邪外出之力 C、为阳气来复,病向愈者 D、为阴血耗伤,无物可下 E、为阳气耗伤,阴凝阻中 17、太阴病见腹部"大实痛"是:D A、脾虚寒太甚。B、脾湿热壅阻。C、脾虚而兼寒湿阻滞。D、太阴经络气滞络瘀。E、阳明腑实已成。18、小结胸证的病机是( ):C A、水热互结于胸胁 B、痰水互结于胁下 C、痰热互结于心下 D、痰热互结于少腹 19、大陷胸汤证腹痛的特点为:C A、绕脐痛。B、正在心下,按之则痛。C、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不可近。D、腹满时痛。E、心中结痛 20、寒格证中呕吐的特征是 ( ) 。:B A、朝食暮吐 B、食入即吐 C、心中温温欲吐 D、欲吐不吐 E、饮水则吐 1、通脉四逆汤治疗:C   A、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沉微者。B、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无三阳证者。C、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身反不恶寒者。D、四肢厥冷,下利清谷,面色赤者。E、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细欲绝,唇舌淡白。2、太阴虚寒证当见:A A、手足温。B、手足冷。C、手冷足不冷。D、足冷手不冷。E、手足热。3、表郁轻证的"如疟状"概指如疟疾样。:B A、寒热交替 B、寒热呈发作性 C、寒热呈定时发作性 D、寒热后有汗 E、寒热前有汗 4、枳实栀子豉汤证为热郁气滞之证,其气滞部位在:B A、胸中。B、腹中。C、少腹。D、两胁。E、胃脘。5、以下除何证外,均可见烦躁的症候 ( ):D A、大陷胸汤证 B、干姜附子汤证  C、茯苓四逆汤证 D、茯苓甘草汤证 6、阳明蓄水证不常见的症状表现是 ( ) 。:B A、呕逆 B、下利。C、手足厥冷 D、心下悸 E、小便通利 7、葛根芩连汤证亦可见 "协热而利",其病机是:E A、表热里寒。B、表里俱热。C、表里俱寒。D、表寒里热。E、里热下利 8、下列方证除哪一项外,均可出现厥逆( ):B A、乌梅丸证 B、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C、瓜蒂散证 D、白虎汤证 9、太阳中风证的治法是:B A、调和营卫 B、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C、发汗解表 D、调和营卫,益气和营 E、解肌祛风,宣肺发汗 10、太阳中风证发热的特点是:B A、蒸蒸发热 B、翕翕发热 C、时发热 D、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E、往来寒热 11、运用牡蛎泽泻散治疗的差后水肿证属 ( ) 。:E A、脾虚水停 B、肾阳虚水停 C、脾肾阳虚水停 D、寒湿停聚下焦 E、湿热壅阻 12、运用牡蛎泽泻散治疗的差后水肿证属:E A、脾虚水停。B、肾阳水停。C、脾肾阳水停。D、寒湿停聚下焦。E、湿热壅阻。13、可辨别湿热发黄证者有 ( ):C A、身黄,小便不利,腹满,不能食 B、身黄,少腹硬满,小便利,口渴,不欲饮 C、身黄,小便不利,腹满,渴饮水浆 D、身黄,小便难,胁下不满痛 14、下列证候中,预后好可治的是:D A、少阴病,燥烦四逆,息高者。B、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C、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倦,脉不至,不烦而燥者。D、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E、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15、少阳病脉证提纲的机理较确切地说是( ):D A、呕而发热 B、身热恶风,项颈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 C、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 D、口苦,咽干,目眩 16、大青龙汤证中烦躁的机理是( ):B A、浊邪上干、犯扰心神 B、寒邪外束,阳热郁于内,无从宣泄 C、太阳中风,热邪内扰 D、营阴郁滞,不得汗解 17、下列不属于栀子豉汤治疗是:D A、虚烦不眠。B、心中懊憹。C、胸中窒 D、心烦腹满。E、心中结痛。18、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无汗身痒者,治用:A A、桂麻各半汤。B、桂二麻一汤。C、桂二越一汤。D、麻黄连轺赤小豆汤。E、茵陈蒿汤。19、少阴病的性质是::D A、里虚寒证 B、里虚热证 C、表里俱虚证 D、里虚证 E、寒热夹杂证 20、小结胸证的病机是( ):C A、水热互结于胸胁 B、痰水互结于胁下 C、痰热互结于心下 D、痰热互结于少腹 1、证见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而属表里同病,治当。:C A、先治表 B、表里同治 C、先治里 D、治表多治里少 E、治里多治表少 2、黄芩汤证见下利,其性质是 ( ) 。:A A、胆热迫肠 B、肠中热邪内蕴 C、肠中湿热内阻 D、肝热迫肠 E、表邪内迫大肠 3、霍乱病病程中出现吐利止表现,下列表述中最为确切的是:A A、既有病向愈,亦有气阴耗竭者。B、为阳气耗竭,无驱邪外出之力。C、为阳气来复,病向愈者。D、为阴血耗伤,无物可下。E、为阳气耗伤,阴凝阻中 4、阳明病提纲"胃家实"的涵义下列哪项解释最确切(  ):B A、胃家燥邪亢盛 B、胃肠燥热亢盛   C、胃肠邪气盛实 D、肠中燥结成实 5、下列麻黄汤的煎服法中,哪项是错误的::B A、先煮麻黄,去上沫 B、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C、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 D、温覆取微汗 E、禁生冷、油腻、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6、以原文为据,下列脉证,哪项在太阳中风提纲中未予明叙():C A、汗出 B、发热 C、头痛 D、浮缓 7、太阴病下利可兼见下列 ( ) 症状?:C A、手足厥冷 B、下利清谷 C、手足自温 D、脉微细 E、利下臭秽 8、《伤寒杂病论》作者::C A、王叔和 B、成无己 C、张机 D、张景岳 E、张志聪 9、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无汗身痒者,治用:A A、桂麻各半汤。B、桂二麻一汤。C、桂二越一汤。D、麻黄连轺赤小豆汤。E、茵陈蒿汤。10、太阳中风证发热的特点是:B A、蒸蒸发热 B、翕翕发热 C、时发热 D、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E、往来寒热 11、《伤寒论》中厥阴最为全面的概括是 ( ) 。:E A、手厥阴心包 B、足厥阴肝 C、手、足厥阴 D、阴阳学说中的阴尽阳生 E、脏腑经络及阴阳学说两个不同范畴 12、"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应:A A、在发热自汗出之前,用桂枝汤。B、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柴胡桂枝汤。C、在发热自汗出之前,用柴胡桂枝汤。D、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桂枝汤。E、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小建中汤。13、白虎加人参汤证出现恶风寒的表现是 ( ) :D A、发热与恶寒并见 B、不发热而但恶寒 C、其背恶寒如掌大 D、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 14、以下除哪项外,均为痞证可见证():C A、痞 B、痞满 C、疼痛 D、呕吐 15、下述汤方均具清上温下之功,能治疗厥阴病上热下寒证的是 ( ) 。:E A、黄连汤 B、栀子干姜汤 C、麻黄升麻汤 D、干姜芩连人参汤 E、乌梅丸 16、判断疾病是否传变的依据是。:A A、脉症变化 B、病程长短 C、病情轻重 D、有否误治 E、体质强弱 17、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的病机是:D A、表邪未解,脾虚水停 B、胃阳不足,水气内停 C、心阳不足,肾水上逆 D、脾阳不足,水气内停 E、脾肾阳虚,水气泛溢 18、患者平素体弱畏寒,汗多,在大暑之夜,启窗而卧,仍周身汗出,至夜半因觉冷即覆被而睡,其冷不减,反加甚:C A、桂枝加附子汤 B、桂枝附子汤 C、桂枝汤 D、麻黄汤 E、桂枝新加汤 19、少阳病脉证提纲的机理较确切地说是()      :D     A、呕而发热 B、身热恶风,项颈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 C、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 D、口苦,咽干,目眩 20、甘草泻心汤证与半夏泻心汤证、生姜写心汤证比较,主要特点在于( ):A A、以痞利俱甚,谷不化,干呕心烦不得安为主 B、心下痞满而呕,肠鸣下利为主 C、以心下痞,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为主 D、以胃中不和,心下痞,腹中雷鸣为主 1、《伤寒杂病论》作者:C A、王叔和 B、成无己 C、张机 D、张景岳 E、张志聪 2、《伤寒论》中厥阴最为全面的概括是 ( ) 。:E A、手厥阴心包 B、足厥阴肝 C、手、足厥阴 D、阴阳学说中的阴尽阳生 E、脏腑经络及阴阳学说两个不同范畴 3、下述汤证皆可见及烦躁,仲景明确指出用治白天烦躁的汤方是。:D A、桂枝汤 B、麻黄汤 C、大青龙汤 D、干姜附子汤 E、茯苓四逆汤 4、下利脉症除哪项外,属少阴热化证与寒化证所共有 ( ) :D A、口渴 B、下利清谷 C、但欲寐 D、脉微细 5、 肝邪乘犯所致厥阴病上热下寒证中, 下述( )组症状最能反映肝邪乘犯所致的上热特征。:D A、消渴 B、吐蛔 C、舌红苔黄 D、气上撞心 E、饥而不欲食 6、"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治宜 ( ) :D A、桂枝甘草汤 B、黄连阿胶汤 C、炙甘草汤 D、小建中汤 7、六经病证总的治则是( ):A A、扶正驱邪 B、和胃气  C、汗吐下温清补和消 D、扶阳气、存阴液 8、"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应:C A、先解其表,用桂枝汤。B、表里同治,用桂枝人参汤。C、先温其里,用四逆汤。D、先温其里,用理中汤。E、先温其里,用小建中汤。9、桃花汤证的下利特征是 ( ) 。:E A、下利清水 B、下利便脓血,腹绞痛 C、下利物色鲜明 D、下利便脓血,发热口渴 E、下利物色晦暗,滑脱不禁 10、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 )主之":B A、白虎汤。B、白虎加人参汤。C、柴胡桂枝汤。D、柴胡加龙骨牡蛎汤。E、附子汤。11、大柴胡汤证的病机是 ( ) :A A、少阳郁热,兼阳明里实 B、邪热内陷,与痰饮相结于心下 C、水热互结于胸胁心下 D、以上都不是 12、有下列哪一项见症者,不宜用白虎汤?:D A、壮热 B、肢厥 C、脉滑 D、恶风寒,身疼痛 E、腹满身重 13、白虎加人参汤证出现恶风寒的表现是 ( ) :D A、发热与恶寒并见 B、不发热而但恶寒 C、其背恶寒如掌大 D、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 14、霍乱病病程中出现吐利止表现,下列表述中最为确切的是:A A、既有病向愈,亦有气阴耗竭者。B、为阳气耗竭,无驱邪外出之力。C、为阳气来复,病向愈者。D、为阴血耗伤,无物可下。E、为阳气耗伤,阴凝阻中 15、以下除何证外,均可见烦躁的症候 ( ) :D A、大陷胸汤证 B、干姜附子汤证  C、茯苓四逆汤证 D、茯苓甘草汤证 16、霍乱病病程中出现"吐利止"表现,下列表述中最为确切的是 ( ) 。:A A、既有病向愈,亦有气阴耗竭者 B、为阳气耗竭,无驱邪外出之力 C、为阳气来复,病向愈者 D、为阴血耗伤,无物可下 E、为阳气耗伤,阴凝阻中 17、太阴病见腹部"大实痛"是:D A、脾虚寒太甚。B、脾湿热壅阻。C、脾虚而兼寒湿阻滞。D、太阴经络气滞络瘀。E、阳明腑实已成。18、小结胸证的病机是( ):C A、水热互结于胸胁 B、痰水互结于胁下 C、痰热互结于心下 D、痰热互结于少腹 19、大陷胸汤证腹痛的特点为:C A、绕脐痛。B、正在心下,按之则痛。C、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不可近。D、腹满时痛。E、心中结痛 20、寒格证中呕吐的特征是 ( ) 。:B A、朝食暮吐 B、食入即吐 C、心中温温欲吐 D、欲吐不吐 E、饮水则吐 1、通脉四逆汤治疗:C   A、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沉微者。B、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无三阳证者。C、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身反不恶寒者。D、四肢厥冷,下利清谷,面色赤者。E、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细欲绝,唇舌淡白。2、太阴虚寒证当见:A A、手足温。B、手足冷。C、手冷足不冷。D、足冷手不冷。E、手足热。3、表郁轻证的"如疟状"概指如疟疾样。:B A、寒热交替 B、寒热呈发作性 C、寒热呈定时发作性 D、寒热后有汗 E、寒热前有汗 4、枳实栀子豉汤证为热郁气滞之证,其气滞部位在:B A、胸中。B、腹中。C、少腹。D、两胁。E、胃脘。5、以下除何证外,均可见烦躁的症候 ():D A、大陷胸汤证 B、干姜附子汤证  C、茯苓四逆汤证 D、茯苓甘草汤证 6、阳明蓄水证不常见的症状表现是 () 。:B A、呕逆 B、下利。C、手足厥冷 D、心下悸 E、小便通利 7、葛根芩连汤证亦可见 "协热而利",其病机是:E A、表热里寒。B、表里俱热。C、表里俱寒。D、表寒里热。E、里热下利 8、下列方证除哪一项外,均可出现厥逆():B A、乌梅丸证 B、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C、瓜蒂散证 D、白虎汤证 9、太阳中风证的治法是:B A、调和营卫 B、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C、发汗解表 D、调和营卫,益气和营 E、解肌祛风,宣肺发汗 10、太阳中风证发热的特点是:B A、蒸蒸发热 B、翕翕发热 C、时发热 D、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E、往来寒热 11、运用牡蛎泽泻散治疗的差后水肿证属 ( ) 。:E A、脾虚水停 B、肾阳虚水停 C、脾肾阳虚水停 D、寒湿停聚下焦 E、湿热壅阻 12、运用牡蛎泽泻散治疗的差后水肿证属:E A、脾虚水停。B、肾阳水停。C、脾肾阳水停。D、寒湿停聚下焦。E、湿热壅阻。13、可辨别湿热发黄证者有 ( ):C A、身黄,小便不利,腹满,不能食 B、身黄,少腹硬满,小便利,口渴,不欲饮 C、身黄,小便不利,腹满,渴饮水浆 D、身黄,小便难,胁下不满痛 14、下列证候中,预后好可治的是:D A、少阴病,燥烦四逆,息高者。B、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C、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倦,脉不至,不烦而燥者。D、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E、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15、少阳病脉证提纲的机理较确切地说是():D A、呕而发热 B、身热恶风,项颈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 C、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 D、口苦,咽干,目眩 16、大青龙汤证中烦躁的机理是():B A、浊邪上干、犯扰心神 B、寒邪外束,阳热郁于内,无从宣泄 C、太阳中风,热邪内扰 D、营阴郁滞,不得汗解 17、下列不属于栀子豉汤治疗是:D A、虚烦不眠。B、心中懊憹。C、胸中窒 D、心烦腹满。E、心中结痛。18、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无汗身痒者,治用:A A、桂麻各半汤。B、桂二麻一汤。C、桂二越一汤。D、麻黄连轺赤小豆汤。E、茵陈蒿汤。19、少阴病的性质是::D A、里虚寒证 B、里虚热证 C、表里俱虚证 D、里虚证 E、寒热夹杂证 20、小结胸证的病机是():C A、水热互结于胸胁 B、痰水互结于胁下 C、痰热互结于心下 D、痰热互结于少腹第1题:您的选项是:C      结果:正确   得分:5.0 第2题:您的选项是:A      结果:正确   得分:5.0 第3题:您的选项是:B      结果:正确   得分:5.0 第4题:您的选项是:B      结果:正确   得分:5.0 第5题:您的选项是:D      结果:正确   得分:5.0 第6题:您的选项是:B      结果:正确   得分:5.0 第7题:您的选项是:E      结果:正确   得分:5.0 第8题:您的选项是:B      结果:正确   得分:5.0 第9题:您的选项是:B      结果:正确   得分:5.0 第10题:您的选项是:B      结果:正确   得分:5.0 第11题:您的选项是:E      结果:正确   得分:5.0 第12题:您的选项是:E      结果:正确   得分:5.0 第13题:您的选项是:C      结果:正确   得分:5.0 第14题:您的选项是:D      结果:正确   得分:5.0 第15题:您的选项是:D      结果:正确   得分:5.0 第16题:您的选项是:B      结果:正确   得分:5.0 第17题:您的选项是:D      结果:正确   得分:5.0 第18题:您的选项是:A      结果:正确   得分:5.0 第19题:您的选项是:D      结果:正确   得分:5.0 第20题:您的选项是:C      结果:正确   得分:5.0 总得分:100.0   栀子豉汤禁忌,是下列哪项()D        A、其外有热        B、手足温        C、饥不能食        D、旧微溏 仲景做出少阴病"自利"属虚寒诊断的要点是 ( ) 。D        A、下利物性状        B、口不渴        C、发热        D、小便颜色        E、恶寒小青龙汤证中"服汤已渴者"的机理是 ( )C        A、水饮未化,不能上润        B、津液大伤难以上润        C、温解之余,上焦一时津液尚少        D、余邪化热,灼伤津液 1、六经病证总的治则是( )A        A、扶正驱邪        B、和胃气         C、汗吐下温清补和消        D、扶阳气、存阴液 2、少阳病脉证提纲的机理较确切地说是(D )        A、呕而发热        B、身热恶风,项颈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        C、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        D、口苦,咽干,目眩 3、黄芩汤证见下利,其性质是 (A ) 。       A、胆热迫肠        B、肠中热邪内蕴        C、肠中湿热内阻        D、肝热迫肠        E、表邪内迫大肠 4、阳明蓄水证不常见的症状表现是        A、呕逆。       B、下利。       C、手足厥冷。       D、心下悸。       E、小便通利。5、真武汤证的治法是:C        A、培土制水        B、健脾利水        C、温肾利水        D、温肾健脾        E、化气利水 6、以下除哪项外,均是半夏泻心汤证的主证之一?E        A、心下痞        B、肠鸣        C、呕吐        D、下利        E、噫气不除 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无汗身痒者,治用A        A、桂麻各半汤。       B、桂二麻一汤。       C、桂二越一汤。       D、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E、茵陈蒿汤。8、桃花汤证的病机是:       A、中气下陷,下焦不固        B、湿热郁遏,损伤络脉        C、肾气不化,水渗大肠        D、脾肾阳虚,滑脱不禁        E、脾虚湿阻,寒湿下趋 9、阳明三急下与少阴三急下证的共同病机是 ( B)        A、正虚邪实,阴虚热盛        B、燥热亢盛,阴津欲竭        C、燥热内结,气机不通        D、燥热内结,宿食内停 10、大结胸证的临床特点是 ( D)        A、胸胁痛,脉沉紧        B、心下疼痛,寸脉浮,关脉沉        C、胸腹痛,按之痛,脉沉紧        D、胸胁,心下至少腹疼痛,按之石 11、枳实栀子豉汤证为热郁气滞之证,其气滞部位在B        A、胸中。       B、腹中。       C、少腹。       D、两胁。       E、胃脘。12、栀子豉汤禁忌,是下列哪项()D        A、其外有热        B、手足温        C、饥不能食        D、旧微溏 13、仲景做出少阴病"自利"属虚寒诊断的要点是 (D ) 。       A、下利物性状        B、口不渴        C、发热        D、小便颜色        E、恶寒 14、小青龙汤证中"服汤已渴者"的机理是 (C )        A、水饮未化,不能上润        B、津液大伤难以上润        C、温解之余,上焦一时津液尚少        D、余邪化热,灼伤津液 15、下列可用于表里同病,但不属于表里同治的方剂是        A、麻黄附子甘草汤。       B、大青龙汤。       C、麻黄细辛附子汤。       D、抵当汤。       E、桂枝人参汤。16、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中的"喘"是因D 。       A、风寒袭表        B、痰热闭        C、痰气阻肺        D、风寒袭表与痰气内阻        E、肺热壅遏 17、心悸,欲得按,烦躁者,治用B        A、桂枝加桂汤。       B、桂枝甘草汤。       C、桂甘龙牡汤。       D、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E、桂枝加附子汤。18、判断疾病是否传变的依据是。A        A、脉症变化        B、病程长短        C、病情轻重        D、有否误治        E、体质强弱 19、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的脉象应为 (D ) 。       A、脉浮弱        B、脉浮缓        C、脉沉弱        D、脉沉紧        E、脉迟 20、阳明蓄血证不可见及的症状是e        A、大便硬。       B、色黑。       C、解出容易。       D、健忘。       E、如狂或发狂。2.阳明腑实证腹满的特点为A        A、腹满不减,减不足言        B、少腹拘急        C、腹满时痛        D、腹满时减,复如故。以下方剂除哪一组外,药味都是相同的 ( )D        A、桂枝汤与桂枝加芍药汤        B、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        C、抵当汤和抵丸        D、大陷胸汤与大陷胸丸 4、太阳中风、伤寒的鉴别要点是 ( )C        A、有无"或未发热"        B、恶寒与否        C、汗出与否         D、恶风与否 6、表邪未解,膀胱气化失职之"小便不利"治疗可用()C        A、真武汤        B、猪苓汤        C、五苓散        D、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7、具有与太阳蓄血抵当汤证表现相似,出现发狂症状的是下述。B        A、阳明蓄血的抵当汤证        B、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        C、桂枝加桂汤证        D、桂枝甘草龙牡汤证        E、苓桂甘枣汤证 8、阳明蓄血证不可见及的症状是 ( ) 。E        A、大便硬        B、色黑        C、解出容易        D、健忘        E、如狂或发狂 — THE END — 欢迎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医护家园。。

扫码进入24规培备考群

10万+规培生都在关注的公众号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规培信息汇总
全部评论
最热
最新
暂无数据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