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培首页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学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学
报名截止:已结束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招收简章

           

按照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专培”)制度试点总体安排和招收工作通知要求,现将我院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22年专培招收简章介绍如下:

  • 招收原则

    公开公平、自愿参加、双向选择、择优录取

二、招收专科及名额

神经外科学:4人

三、招收对象

1.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取得合格证书并自愿参加专培的在职医师,申报专科应与住培专业来源一致,详见附表。

2.已经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医师,根据单位工作需要可申请参加培训,申报专科应与所在临床工作岗位相符合。            

3.招收外单位委托培训学员或本单位学员。   

 附表   专科招收住培专业来源及培训年限

专 科

专业来源

培训年限

神经外科学

完成神经外科方向、外科住培

4年

 

四、报名

登陆中国医师协会“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平台”(网址https://st.ccgme-cmda.cn/login.html)进行注册。请认真阅读《填报需知》,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和志愿,提交报名信息。

五、材料审核

材料审核通过者参加考核面试。审核材料包括:

1.本人签名的报名表。

2.委托培训人员提交由委派单位盖章的派出同意书。

3.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5.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6.《医师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六、时间安排

1.填写志愿时间:2022年7月30日-8月5日。

2.招收录取时间:2022年8月17日-8月24日。理论考核和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时间统一为2022年8月17日。期间完成调剂工作。

3.报到时间:2022年9月12日前。经考核合格后录取的培训对象需按照要求如期报到。逾期2周未报到者,不予录取。无故不报到或报到后无故退出者,3年内不得再次报名参加专培。

七、待遇保障

参加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本单位学员,依照医院规定享受相关待遇。

外单位委派培训学员,培训期间原人事(劳动)、工资关系不变,享受国家专培财政补助,与委派单位和我院签订三方委托培训协议。

八、专科优势

 (一)科室规模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神经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国家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14—2020年连续7年获得复旦大学最佳神经外科专科提名。

我科一直以诊治神经外科各类疑难疾病著称,疑难危重患者收治90%以上,病种专业细化,设置了神经肿瘤(垂体瘤、胶质瘤、听神经瘤和脑膜瘤)、颅底、血管、功能、脊髓、小儿和外伤等亚专业组。神经外科现有床位130张(院本部98张、神外ICU10张、东院区22张),年手术量超过2500台,收治病人超3000人次。各类神经系统肿瘤、脑血管病和脊髓椎管内疾病等总的治疗效果处于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科室教学优势

中山一院神经外科同时是国家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培训基地主任王海军教授构建“住专一体化”的培训模式,从住院医师一年级至专科医师四年级的一体化培训计划,从理论到实操及各年级达到培训水平。作为主要以外科手术方式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医学专科,手术带教是神经外科培训医师的主要教学活动之一,培训侧重点主要是操作。目前神经外科基地购置有专用教学培训设备,包括高速动力系统、显微、内镜、DSA、解剖等,定期常态化开展培训项目。

中山一院神经外科在医师培训取得成效,2019/2020年全国住院医师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全国排第三/第四。基地专科医生参加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神经外科专委会举办的“中国神经外科专培医师知识技能竞赛”,2018(深圳)获得团体比赛 二等奖、陈文立获得动力系统竞赛一等奖、王宗明获得综合知识竞赛二等奖。2019(福州)胡斌获得综合知识竞赛三等奖、段成斌获得显微血管缝合竞赛三等奖。2019(福州)郑璇医师获得显微血管吻合竞赛二等奖、王进山医师获得动力系统操作竞赛三等奖。

)师资条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现有执业医师2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8人,博士导师7人,硕士导师15人。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留学回国人员10人。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各方面人才。而且培养出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分别有中山大学名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国家自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吴孟超青年医学奖获得者、广东百千万青年拔尖人才、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青年医师奖等。

)科室科研、临床工作

1.科学研究

近五年共获得各级科研基金40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1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基金24项,总经费3172.5万元。共发表科研论文114篇,其中SCI收录的学术论文47篇,包括Cell Metab(IF=21.567);Mol Cancer(IF=15.302);Journal of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IF=11.24);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2.35); Online ahead of print (IF=10.247);Genome Biol(IF=10.806); Neuro-Oncology (IF=9.38)等。申请发明专利6项。

2.临床工作

(1)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的诊治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的品牌,对垂体腺瘤患者实施规范化治疗,在华南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力,对复杂垂体腺瘤的治疗有独到之处和自身特色。2008年成立“垂体瘤诊治中心”,组建了MDT团队,包括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影像科、生殖医学中心、男性科、病理科等;每周对道疑难垂体疾病进行讨论,成立垂体瘤专病门诊,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共同给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王海军教授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建立广东省医学重点实验室—垂体肿瘤研究实验室,长期致力于垂体腺瘤临床与基础的研究,现任我国最大垂体腺瘤学术组织“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组长。有关“垂体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王海军教授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在Small,J Clin Endocrinol Metab,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等SCI收录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著90余篇。

(2)胶质瘤

①强调对低级别胶质瘤在不加重神经功能损害的前提下,提高显微手术全切率:在常规显微手术技术下,借助于术中导航、神经电生理监测、Fiber tracking(纤维束示踪)技术和术中磁共振等手段,力争达到按MR影像中T2加权像边界切除病变;对于功能区病灶,开展了手术中唤醒技术;最大限度的达到尽量切 除病灶和保留正常神经组织的目的。②张弩教授带领的胶质瘤科研团队在胶质瘤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在内的10余项各级基金资助, 近年来在恶性胶质瘤致病分子机制这一研究方向上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超过10为8篇),累计他引超过1200余次。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著7篇,包括Cancer Cell(IF=22.84);Cancer Research(IF=9.13);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IF=10.20)等;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12篇,包括Cell Metab(IF=21.567);Mol Cancer(IF=15.302);Journal of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IF=11.24);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2.35); Online ahead of print (IF=10.247);Genome Biol(IF=10.806); Neuro-Oncology (IF=9.38)等,入选ESI高被引以及热点论文。申请多项胶质瘤相关基因及产物应用的专利,在胶质瘤的个体化诊治方面向前迈进一大步。

(3)听神经瘤

2003年开始专注于听神经瘤等颅内鞘瘤的诊治规范,通过完善术中电生理监测、颅内压的控制、手术入路设计、综合显微外科和内镜技术、内听道处理等,听神经瘤年手术超过100例,多年无死率病例,全科手术死亡率低于0.5%,面神经解剖保留率达90-95%,听力保留率也在逐年提高。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减少了并发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已开展的新技术“神经内镜辅助下听神经瘤切除术”约302例,面神经解剖保留99%,良好面神经功能保留率高于90%,开展保留听力的听神经瘤手术,骨瓣颅骨骨性完全重建新技术预后良好。

(4)神经功能

神经外科于2006年开始正式成立功能神经外科亚专科,开展各类颅脑及颅神经功能性疾病的手术治疗,治疗效果达国内先进水平。主要开展病种有:(1)运动障碍性疾病:帕金森病、扭转痉挛、梅杰综合征的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至今共完成200多例,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2016年4月成功开展中国大陆首 例帕金森病全麻电生理监测下DBS手术,现已完成200多例,标志着中国内地DBS手术开始迈入全麻时代。手术疗效及质量位居国内前列,达国际水平,是华南区DBS神经调控疗法培训基地。(2)难治性癫痫外科手术治疗,完成近百例切除性手术,开展迷走神经电刺激(VNS)治疗难治性癫痫。(3)开展术中唤醒手术:对于功能区胶质瘤,结合Fiber Tracking技术、术中导航定位、术中唤醒、联合电生理刺激,实现最大化的病变切除、最小化的神经功能损伤和最佳的术后康复,9例患者术后均保持完好的语言和运动功能。2020年5月开展华南地区首次运用丘脑底区后部(PSA)电刺激术治疗特发性震颤,患者取得良好手术疗效。国内首例新型抗重力阀治疗裂隙样脑室综合征获得成功。现已把DBS手术做到广东首位,全麻DBS手术国内前列。

(5)脑血管疾病

拥有包括西门子ARTIS DSA复合手术室,可进行血管病杂交手术和术中荧光造影,另外还有高分辨磁共振动脉瘤壁成像、纤维束示踪成像、神经导航等术前、术中监测技术和设备。开展了包括巨大动脉瘤夹闭、大型脑动静 脉畸形切除、巨大动脉瘤带膜支架、血管重建装置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带膜支架治疗在内的各类脑血管病的开颅显微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手术。

(6)脊柱脊髓疾病

重点专注于脊髓髓内肿瘤、脊髓血管畸形及脊髓脊栓先天性畸形等的外科治疗。通过规范化的髓内病灶切除操作,辅以电生理监测,达到最大限度的切除髓内肿瘤并保留神经功能的目的。联合术中荧光造影和术中多普勒超声技术,用于髓内动静脉畸形的显微 手术治疗,疗效良好。

)医疗设备

神经外科独具医疗优势,拥有国内一流的先进设备与技术手段,包括术中磁共振(华南唯一)、 DSA杂交手术室、术中导航系统、神经内镜、神经电生理监护系统、术中超声、显微镜及器械等一系列全面配套的手术医疗设备,技术力量雄厚,病例来源丰富。

)相关科室和实验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现拥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30个,神经外科、心血管病学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获评为首批国家专科医师规培基地。学科设置齐全,专业设备先进。我院共设有72个临床专科,14个医技科室,其中肾内科、普外科、神经科、内分泌科和耳鼻咽喉科等5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神经科、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神经外科等2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医院各专业学科的独特优势及中山大学的人才培养优势为神经外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九、联系方式

(一)教育处继续教育科:江亮/陈淑英,020-87608487。

(二)试点专科

专科神经外科郭少雷;联系方式:18578799901。

(三)网上报名技术咨询:400-001-8080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2年7月29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规培信息汇总
全部评论
最热
最新
暂无数据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