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培首页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2025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生简章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2025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生简章
报名截止:已结束
👇👇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规培经验帖

2025年深圳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统招已经正式开启!今年共招收55人,诚挚邀请有志于提升医疗技能、追求卓越医疗事业的您,加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这个大家庭! 

 

图片加载错误:不支持的格式:image/webp             图片加载错误:不支持的格式:image/webp

 

报名时间:

2025年3月15日17:00至2025年3月31日12:00

报名地址:

https://szzyy.wsglw.net/HomePublic/PublicIndex

 

图片加载错误:不支持的格式:image/webp

图源:小红书用户“momo”

 

 

 

观看视频

 

 

 

医院概况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医院”)是由深圳市政府全额投资,并引进香港大学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医院总投资约40亿元,占地面积19.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7万平方米。医院现拥有床位2000张,目前已经启动二期工程建设,预计2025年正式投入使用,将增至3000病床。医院位于美丽的深圳湾畔,与香港天水围隔海相望。

 

医院于2012年7月1日起运营,逐步引进国际一流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医疗技术,为市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医院以深港合作为契机,大胆探索、改革创新,致力于成为一家“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医院。作为医改先锋,医院将不断深化深港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资源互补,探索公立医院管理新模式。医院建立了透明、廉洁、高效的医疗文化,倡导以人为本、博学行医、廉洁敬业、平等互爱的职业精神,为员工提供合理薪酬及持续的职业发展环境,以培养、激励和挽留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图片加载错误:不支持的格式:image/webp

 

医院于2015年9月通过澳大利亚医疗服务标准委员会(ACHS)全机构认证,2017年11月正式成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8年6月,医院成功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全力打造集“医、教、研、管”为一体的四个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中心,包括医疗中心、医学人才培养中心、医学科技创新中心和医院管理创新中心。2019年,医院获得亚洲医院管理奖之“卓越护理奖”,获得“中国最美医院”、“人文爱心医院”等荣誉,获得“2019年深圳市市长质量奖(社会类)金奖”,是深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医疗机构。2020年,医院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入选《中国医改发展报告蓝皮书》。2021年7月成为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2021年12月成为国家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2022年3月推广港大深圳医院“绿色医疗”模式列入广东省卫生健康重点工作,2022年9月成为广东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示范医院,2023年5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践行绿色医疗,打造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标杆”入选“2022年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2023年12月与香港玛丽医院签署结对发展合作协议,2024年4月成为《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中国)》认证医院。
图片加载错误:不支持的格式:image/webp

 

 

作为香港大学附属医院,医院重视教学培训的发展。医院2017年10月获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目前拥有18个专业基地,累计培养合格住培医师456 名,在培住院医师361名。2019年医院获批广东省“全科医师骨干师资培训中心”、“放射肿瘤名师带教工作站”。2020年全科评为广东省重点专业基地”。

 

医院秉承“遵从内地现有的制度与框架,融入香港医学教育特色特点,搭建与国际接轨的交流平台”指导思想,以“中国住院医师培训精英教学医院联盟”的核心胜任力为导向,积极推进住培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2019年执医首考通过率全省第一,2020年全国业务水平测试综合排名全国第一,2020年、2021年、2023年、2024年结业考核通过率全省第一。近五年住培结业留院率平均15%。

 

2018年1月,医院与市卫生健康委、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联合签署“深港专科医师培训合作备忘录”。2019年7月“深港医学专科培训中心”正式成立,中心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为试点平台,引入香港专科医师培训体系,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专科人才。中心将积极探索互通互融的毕业后医学教育,为住专一体化完善提供有益借鉴。现已发展7个专培试点专科,全市共计121名专培医师

 

图片加载错误:不支持的格式:image/webp

 

 

优势资源

 

香港大学附属医院

医院积极借鉴香港和国际经验,将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130多年的沉淀,香港医学专科学院30多年的经验带到内地,借助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这一平台,为内地医学人才培养带来创新理念,为国内毕业后医学教育带来有益借鉴。
医院的住培教学紧紧围绕“职业素养、知识技能、病人照护、沟通合作、教学能力、终身学习”六大核心胜任力,注重港深教学方法融合、注重塑造职业素养、注重医患沟通和培养社会责任感。在方式方法方面,医院主张采取中英双语带教,部分课程和临床实践由香港大学教授采用英语教学,紧贴国际最新前沿。医院借鉴香港专科医师评估考核模式,运用在日常评价、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工作中,确保培训考核质量。医院提供香港大学、玛丽医院的学习平台和机会,参加学术互动、举行多学科讨论、观摩技能和手术操作等。医院每年选派住院医师到香港学习,亲身体验当地诊疗规范和医疗文化。

 

图片加载错误:不支持的格式:image/webp

 

学习资源

医院重视并积极举办各类培训,借助香港大学与海内外学术机构紧密联系的优势,免费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培训课程。医院先后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94,其中国家级95,累计培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超过20万人次,另有超过15.58万人才来院参加学术交流和进修学习。
作为国际化联系紧密的一家医院,医院长期邀请港澳和国外的教授、知名专家开展英语专题授课、学术交流、临床指导,提升住院医师英语水平,共享国际学术交流资源和成果。

 

图片加载错误:不支持的格式:image/webp

师资团队

医院临床教研室主任,均由香港大学教授担任。来自香港大学、香港玛丽医院的专家参与临床诊疗和教学指导,起到榜样示范作用,严控教学质量。2014年起医院举行香港大学带教老师培训,至今已有160余名内地员工参加学习,部分员工获聘成为香港大学名誉副教授、助理教授、导师。医院采取院科分层分级的师资培养模式,所有师资均经过院内培训考核,参加海外、国家、省市级师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人数超500人。

 

 

教学设施

示教室与会议室:医院所有的诊区(病区)都设置示教室,有可容纳487人的学术报告厅、100人的多媒体报告厅、陈黄志兰活动厅、远程诊疗教学会议厅、各种大小的会议室和演讲室。
图片加载错误:不支持的格式:image/webp
 
临床医学技能模拟培训中心:医院2016年建成临床医学技能模拟培训中心一期,定期开展临床技能培训课程,如引进美国外科医学院创伤委员会的“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训练课程”,迄今已完成14期学员课程和2期导师课程。中心Ⅱ期建设获深圳市发改委概算批复2938万元,于2020年11月完成工程及信息化建设,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包含动物手术中心、国际化OSCE考站、远程诊疗中心和多功能培训区等。其中,动物手术室面积达400平方米,配有10个动物手术台以及3套腹腔镜系统,聘有兽医一名、饲养员一名,将为深圳市乃至广东省的住培医生、高年资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提供教学、考核及手术模拟培训服务。中心迄今已举办76期动物模拟培训,培训2281人次;并于市内率先使用动物开展手术机器人培训,成为深圳首个集理论学习、模拟器训练和动物手术于一体的手术机器人技能培训中心,同时获认证为国家创伤医学中心手术模拟培训基地,定期开展创伤生命支持课程。持续开展国际化新生儿复苏工作坊(NRW)认证课程,迄今已完成17期学员课程和6期导师课程。NRW入选2020年深圳市卫生健康专题教学培训计划,医院获指定为课程举办单位,接收全市医学人才进修。
图片加载错误:不支持的格式:image/webp

科研资源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近年来在科研资源建设上持续投入,依托深港合作优势,已形成涵盖平台、人才、项目、成果的全链条科研体系:
 
科研平台建设
1. 临床-基础科研实验室:医院早期建成1000平方米实验室,配备完整设备,支持基因、蛋白质、细胞水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2. 转化医学研究中心:聚焦肿瘤、生殖健康、骨科疾病、罕见病四大领域,整合香港大学科研实力与深圳临床资源,推动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
依托河套“一区两园”政策,构建“香港基础研究—河套转化研究—深圳临床实验—企业生产”的全链条创新路径。
3. 二期科研楼规划:包含中心实验室、Ⅰ-Ⅳ期临床试验中心、生物信息平台、动物实验室等,计划打造亚洲最大集成性科研中心之一,预计2026年投入使用。
 
科研人才储备
1. 顶尖专家团队:多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引进国际国内高层次医学团队,如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生殖医学团队(诺贝尔团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外科团队等。
2. 深港合作人才培养:与香港大学联合培养人才,100多位医护人才获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名誉教授”称号。
 
科研项目与成果
1. 重点研究方向
骨科:张文智团队研发“智能衬垫夜间支架”治疗脊柱侧弯,获2024年美国硅谷国际发明创新节金奖。
肿瘤:李咏梅教授牵头制定第九版鼻咽癌国际分期(2025年全球启用),相关成果获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罕见病:牵头组建深圳市罕见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联合香港玛丽医院打造大湾区罕见病区域医学中心,聚焦成骨不全、重症肌无力等领域。
2. 成果转化
获批发明专利并转化,在《Lancet》等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
科研成果亮相2024深圳国际高性能医疗器械展,包括智能脊柱生长棒系统、可吸收抗菌药物封套等。
科研支持服务
1. 科研门诊:提供一对一科研指导,涵盖选题、方案设计、数据分析等,特邀香港大学及院外专家坐诊,定期举办“国自然申报”等专题培训。
2. 资源整合:拥有生物样本库、临床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医疗平台等基础设施。
 
与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开展医工交叉合作,推动医疗机器人、数字医疗器械研发。
 
总之,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通过深港合作、大湾区政策、顶尖人才三大优势,已形成“基础研究—转化创新—临床应用”的科研生态,尤其在骨科、肿瘤、罕见病领域成果显著,科研实力位居深圳前列。

 

临床资源

医院2018年入选广东省第一批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按照“面向粤港澳、对标国际化”建设思路,依托香港大学显著国际影响力,推动医院“医、教、研、管”四个领域的国际化发展,努力实现“建湾区高地、登国际巅峰”总体建设目标。全力打造肿瘤医学中心、心血管医学中心、生殖与产前诊断医学中心、骨科医学中心等卓越中心(重点建设专科群),并同步推动其他专科及教研平台发展。
肿瘤医学中心李咏梅教授作为核心领导者成就了鼻咽癌国际分期历史的2个里程碑,分别是:创建了符合鼻咽癌特征的第5版国际分期、融入中国内地最常使用的鼻咽癌2008分期优势的、全球统一使用的鼻咽癌第8版国际分期。2024年第9版国际分期的发布可谓第3个里程碑,联合了中国香港与内地多家知名中心的数据以及AJCC核心成员的力量,进一步改善危害判别、一致性、结果预测准确性和分布均衡,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决策、研究人员设计未来试验和癌症流行病学研究提供重要指导。李咏梅教授自2012年以来入职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以国际化水准带领肿瘤医学中心,中心诊治的鼻咽癌生存率达到国内外文献报道的最高水平。中心为深圳市“三名工程”依托单位,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单位,获深圳市肿瘤复发转移与个性化治疗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及医用新型核素研究实验室。精英顾问团队有来自加拿大、美国及香港大学的一流临床肿瘤学专家15名。开发智能管理化疗药物安全使用与闭环管理,引进内地未上市的抗肿瘤新药,是香港新注册肿瘤药品的试点单位。中心配备2 台全球领先的直线加速器及深圳首台甲类大型TOMO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直线加速器;引进香港物理师/ 治疗师,可开展高精尖放疗技术包括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疗、全身照射/全身骨髓照射、图像引导放疗、光学体表引导放疗、呼吸门控、儿童放疗、后装插植等。放疗团队获得多次AAMD全球国际医学剂量学比赛前三名优异成绩。
心血管医学中心由我国心外科领军人物之一、高级顾问医生魏民新教授和香港大学心脏科主管/首席专家、心血管疾病干细胞治疗和科研专家谢鸿发教授共同带领的香港及内地优秀的心血管医学专家。中心下设多个专科,为各个年龄段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一站式”的高水平心脏专科治疗服务。2023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发布,心外科科技量值位列全国第52位,心内科科技量值位列全国86位,双学科在省、市医疗机构处于领先水平。中心先后获评为国家“胸痛中心、心衰中心(国家级示范中心)、心脏康复中心(国家级示范中心)、房颤中心(国家标准化房颤示范中心)”、全国心肺康复专科护理培训基地、广东省心血管高级实践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广东省心脏康复专科护士培训基地。2020年心内科专业获批深圳市重点培育学科,2024年获批深圳市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委单位。心外科专业是大湾区能够常规开展机器人心脏手术的单位;率先在深圳市内开展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和腔镜双瓣置换手术;完成华南区首例胸腔镜辅助下免缝合主动脉瓣植入术;也是深圳市TAVR技术观摩中心。同时先心病团队亦已建成先天性心脏病病种全覆盖,是深圳地区能独立完成各年龄段、各病种全覆盖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心,复杂先心外科手术居国内一线水平。
生殖与产前诊断医学中心是深圳市生育调控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培育学科,引进了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丹尼尔森教授团队、香港大学吴鸿裕、杨树标和刘奎教授团队,与产前诊断中心整合成为医院的重点学科之一——生殖与产前诊断医学中心。中心秉承循证医学理念,严格掌握适应证,控制多胎率和并发症,辅助生殖技术水平保持稳定。已经建立成熟的高通量测序平台和生信分析团队,全面掌握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和管理质控体系,并在国家重点专项支持下开展相关研究。中心成立至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省市级项目30项、总经费76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深圳市出生人口数量居全国前列,出生缺陷预防任务重,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机构相对较少。开展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将为国家罕见病区域医疗中心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殖健康和出生缺陷预防注入国际化创新动力、搭建融合桥梁。
骨科医学中心2012年起在国际知名骨科专家梁加利教授带领下取得了卓越成绩。2021年7月起,由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脊柱外科全球最高学术机构)首位华人主席、香港大学矫形及创伤外科学系前系主任、何冯月燕基金教授张文智担任中心主任,带领科室达到新高度,获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23年起由香港大学小儿骨科杜启峻教授担任中心主任,2024年引进深圳市政府特殊津帖获得者国内脊柱外科专家陶惠人教授与杜启峻教授共同引领科室发展新局面。2017年引进“香港大学张文智教授脊柱病变性医疗团队”三名工程项目团队,依托香港大学玛丽医院,打造出了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医德高尚的骨科医学团队。2020年评为深圳市“重点培育学科”“小儿成骨不全”疾病为深圳市医学重点专病;2022年批准成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2023年由“重点培育学科”递进为“深圳市临床重点学科”;第二轮引进“香港大学张文智教授脊柱病变性医疗团队”三名工程项目团队。
图片加载错误:不支持的格式:image/webp

学习交流

作为香港大学附属医院,医院自2015年起接收香港大学临床医学、护理、药学、中医药专业学生来院学习,全院共有141名员工获聘香港大学名誉教职员称号。
2017年,医院获批为广东省教学医院,先后与澳门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大学等建立教学培训合作。
2019年起,医院陆续与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有141名员工获聘为大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
医院先后举办三届粤港澳医学体验营,共有来自新西兰、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200多名优秀中学生参加。
医院重视住院医师的学习交流,选派住院医师外出学习累计超过488人次。

 

成效介绍

 

粤港澳毕业后医学教育论坛

2018年-2024年已承办五届“粤港澳毕业后医学教育论坛”,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内地毕业后医学教育专家为参会者带来精彩分享,吸引超过2500名全国和港澳骨干师资参加,共同探讨毕业后医学教育发展、共享领先的医学教育理念,受到参会者一致好评。

图片加载错误:不支持的格式:image/webp

省级师资培训基地和重点专业基地

2019年5月,全科获省卫健委批复成为“广东省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中心”,至今共举办13期培训班,为广东培养652名全科专业骨干师资。下一步,将筹备建设为粤港澳大湾区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基地。全科专业基地,2020年获评为“广东省重点专业基地”。

 

 

住培成效

  • 执医考试:2019年国家执业医师首考通过率全省第一,2020年全省第八,2021年全省第四。

     

  • 业务水平:2020年全国业务水平测试成绩综合排名全国第一,8个专业进入全国前十。2021年8个专业进入全省前十。2022年10个专业进入全省前十。

     

  • 结业考核:2019年、2020年、2021年、2024年结业考核理论通过率100%,2023年结业考核通过率99.19%,排名均是全省第一

     

  • 结业留院:近五年住培结业留院平均率15%。

(执医考核通过为参加结业考核的前提,结业考核通过为留院的前提)

 

 

住培风

 

图片加载错误:不支持的格式:image/webp

 

 

深圳市竞赛:2019年参加深圳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辅助检查结果判读和教学查房竞赛,三支队伍分别获得辅助判读比赛一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四位参赛住培医师获个人优秀奖;外科组获教学查房竞赛一等奖,内科组、妇产科组、儿科组获二等奖。2021年参加深圳市第四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能力竞赛,获得团队二等奖,内科、外科、神经内科获得个人单项奖。2023年深圳市住培临床能力竞赛,内科个人单项第一、超声科个人单项第二。全科联合教学查房获得全国医学教育论坛的最佳实践奖。2023年参加深圳市住培教学能力竞赛,教学查房和技能带教均荣获全市团队二等奖,个人单项获得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五项,优秀住培医师奖3项。

 

广东省竞赛:2022年获得首届广东省住培全科指导医师教学门诊技能竞赛二等奖。放射科广东省医师协会放射科医师分会2023年第四届放射科住院医师临床技能大赛(星辰杯)获得全省第一。

 

住培生活

 

学习天地

 

院内有图书馆、24H自习室可供住培生学习

 

图片加载错误:不支持的格式:image/webp

 

团建活动

图片加载错误:不支持的格式:image/webp

 

住培交流会

医院重视与住培医师的沟通与交流

图片加载错误:不支持的格式:image/webp

院领导茶话会、住培医师座谈会

 

图片加载错误:不支持的格式:image/webp

 住培医师高桌晚宴(High Table Dinner)

 

 

 

招收对象及条件

 

(一)招收对象

1.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等院校医学类相应专业(指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下同)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

2.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并获得执业医师资格,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

3.其他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

4.港澳台及外籍考生须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报考:

  ①已参加国内医师资格考试,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资格证书》的港澳台及外籍考生,可选择符合具体报名要求的培训基地培训专业报考;

  ② 取得内地医学(西医)、口腔(牙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的香港、澳门永久性居民及台湾居民,且尚未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资格证书》的考生,报考基地需为考生毕业院校附属医院;

  ③ 外籍人员取得中国全日制普通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且尚未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资格证书》的考生,报考基地需为考生毕业院校附属医院。

 

(二)学历、学位及其他相关要求

1. 政治思想端正,遵纪守法;

2. 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符合《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体检通用标准》及通过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入培体检;

3. 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具有报考岗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及工作能力;

4.国家承认的正规高等医学院全日制西医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并已取得相应证书

5. 如为应届毕业生,需在当年7月获取相应证书;

6. 如为往届毕业生,需为2022年及以后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往届毕业生,可适当放宽年限要求;

7. 如为委托培训人员,需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8. 通过英语四级(或境外同等英语水平);

9. 自愿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服从医院工作安排;

10. 报考者同时需符合《深圳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工作方案》中有关招收对象基本条件的要求以及各专业基地招收设置的招收条件。

 

备注:我院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 国办发2020] 34 号 ) 和《关于贯彻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两个同等对待”政策的通知》(国卫办科教[2021] 18 号  的要求,面向社会招收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培训对象培训合格当年在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在招聘、派遣、落户等方面,按当年应届毕业生同等对待。对经住培合格的本科学历临床医师,在人员招聘、职称晋升、岗位聘用、薪酬待遇等方面与临床医学、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等对待。

 

招收待遇

 

(一)基本补助:培训期间,深圳市住培医师(社会人身份)的生活补助按照符合报考条件的最高学历本科毕业6000元/月、硕士毕业7000元/月、博士毕业8500元/月标准执行。培训期间签署住培暨劳动合同,并根据具体情况由培训基地代办养老、医疗(含生育保险)、失业、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个人部分(含个税)由住培医师本人承担。单位人身份的住培医师,其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公积金等由原单位负责;

 

(二)岗位津贴(1000元/人/月):由医院根据住培医师出勤情况、工作表现、培训强度三个方面进行考核后发放;

 

(三)绩效等收入:根据住培医师评核期内的培训表现、业务能力、工作强度、考核成绩及临床贡献等多方面因素评估,结合医院运营情况等综合考虑,每半学年计发一次。近年数据统计,表现优秀的住培医师,年度收入最高可达3.5万;

 

(四)值夜班津贴:获准独立值班的住院医师按 310 元/次,跟值住院医师按 155 元/次每月计发(夜班:指跨晚上12点,连续值班8小时及以上);

 

(五)紧缺补贴:紧缺专业(全科/麻醉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可获得额外500元/人/月的紧缺专业补助;

 

(六)其他福利:参照员工标准发放餐补(500元/人/月)、节假日福利、生日福利等;

 

(七)学习资源:图书、电子资源库免费使用;

 

(八)住宿及体检:提供三年免费住宿、免水电费,每年一次免费健康体检;

 

(九)外出培训机会:优秀住院医师有机会到院外或境外学习。

 

备注:上述待遇已包含国家、省市各级财政补助。如因个人原因退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按有关规定3年内不能再次报考国家住培医师规范化培训,归还已发放的财政补助。

 

培训年限

 

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招收条件及招录程序根据深圳市的公告执行,住培年限为3年,如满足条件可按规定提出减免申请。

 

联系方式

 

联系人:洪老师、熊老师、罗老师

座  机:0755-86913333转分机号8182

邮  箱:zpzs@hku-szh.org(住培招收咨询与通知)

地  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海园一路1号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科教管理楼1720,毕业后医学教育办公室

 

公众号:港深教培 招收咨询QQ群(1群:839346124、2群:795930072

 

图片加载错误:不支持的格式:image/webp图片加载错误:不支持的格式:image/webp图片加载错误:不支持的格式:image/webp

 

快来加入我们吧!扫码登记,成为港大深圳医院的优秀一份子!

 

 

  • 附件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2025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统一招收考试招收计划表

序号

专业代码

专业基地名称

学历及专业要求

其他要求

计划

名额

低学历

最低学位

所学专业(研究方向)

1

0100

内科

大学本科

医学学士

本科:临床医学(100201K)
研究生及以上:内科学,老年医学,肿瘤学,急诊医学

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及以上,内地大学英语四级425分以上或境外具备同等英语水平。

6

2

0200

儿科

大学本科

医学学士

本科:临床医学(100201K)、儿科学(100207TK)
研究生及以上:儿科学

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及以上,内地大学英语四级425分以上或境外具备同等英语水平。

2

3

0300

急诊科

大学本科

医学学士

本科:临床医学(100201K)
研究生及以上:内科学、外科学、急诊医学、重症医学

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及以上,内地大学英语四级425分以上或境外具备同等英语水平。

1

4

0400

皮肤科

研究生

硕士

本科:临床医学(100201K)

研究生及以上:皮肤病与性病学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上,内地大学英语四级425分以上或境外具备同等英语水平。

2

5

0600

神经内科

大学本科

医学学士

本科:临床医学(100201K)
研究生及以上:神经病学

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及以上,内地大学英语四级425分以上或境外具备同等英语水平。

1

6

0700

全科

大学本科

医学学士

本科:临床医学(100201K)
研究生:研究生的本科专业须是临床医学

全日制本科学历及以上,内地大学英语四级425分以上或境外具备同等英语水平。

10

7

0900

外科

大学本科

医学学士

本科:临床医学(100201K)
研究生及以上:外科学

全日制本科学历及以上,内地大学英语四级425分以上。985、211工程院校优先,研究生及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者优先。

3

8

1100

外科(胸心外科方向)

大学本科

医学学士

本科:临床医学(100201K)
研究生及以上:外科学胸心外科方向

全日制本科学历,且具有执业医师证;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上,内地大学英语四级425分以上或境外具备同等英语水平。985、211工程院校优先;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者优先。

3

9

1200

外科(泌尿外科方向)

大学本科

医学学士

本科:临床医学(100201K)
研究生及以上:外科学方向

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及以上,内地大学英语四级425分以上或境外具备同等英语水平。985、211工程院校优先;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者优先。

1

10

1600

妇产科

大学本科

医学学士

本科:临床医学(100201K)
研究生及以上:妇产科学

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及以上,内地大学英语四级425分以上或境外具备同等英语水平。

6

11

1900

麻醉科

大学本科

医学学士

本科:临床医学(100201K)、麻醉学(100202TK);
研究生及以上:麻醉学

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及以上,内地大学英语四级425分以上。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者优先。

5

12

2000

临床病理科

大学本科

医学学士

本科:临床医学(100201K)
研究生及以上: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及以上,大学英语四级425分以上。

1

13

2200

放射科

大学本科

医学学士

本科:临床医学(100201K)、医学影像(100203TK)、放射医学(100206TK)
研究生及以上:放射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及以上,内地大学英语四级425分以上或境外具备同等英语水平。

3

14

2300

超声医学科

大学本科

医学学士

本科:临床医学(100201K)、医学影像(100203TK)
研究生及以上:超声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及以上,内地大学英语四级425分以上或境外具备同等英语水平。

8

15

2500

放射肿瘤科

大学本科

医学学士

本科:临床医学(100201K)
研究生及以上:放射肿瘤学、内科学、肿瘤学

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及以上,内地大学英语四级425分以上或境外具备同等英语水平。

1

16

2800

口腔全科

大学本科

医学学士

本科:口腔医学(100301K)
研究生及以上:口腔临床医学

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及以上,内地大学英语四级425分以上或境外具备同等英语水平。

2

 
备注:蓝色字体的专业基地对医学博士学位考生另设立“自主招收”,内科、外科、放射肿瘤科,如本科为临床医学专业且博士方向与报考专业方向一致,考生可直接将个人简历发至招收邮箱(zpzs@hku-szh.org)。

10万+规培生都在关注的公众号

👇👇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规培信息汇总
全部评论
最热
最新
暂无数据
前往